滇公網安備 53010202000908號
感謝您的光臨!您是第50514910位訪問者!
技術支持: 方森科技驚蟄一過,昭通市巧家縣的氣溫就立馬飆升至32度,滇東北的叢山早是綠意盎然。乘車從昆明出發,經三小時行六百里至巧家縣城下高速,稍作休整,途經金塘鎮、下寨村,后到中寨鄉,繼續在面窄、回頭拐彎急的盤山小道路上盤旋,近兩個小時才在項目部停下。
這是一棟小三層的當地民居。門口云南建投的標識和公司“匠心筑您滿意”的企業文化宣傳展板很是顯目,自2019年4月項目進場以來,這個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項目管理團隊便生活在此、工作在此、成長在此。而我們也從參與過項目建設的年輕同志的敘述中,了解到大家是如何團結奮斗啃下了這個“艱剛”項目,從中見證了這個項目青年的成長之路。
青山為證,綠水為憑,攻堅克難建新功
“通了,通了,各項作業正常,隧洞全線貫通!”興奮的吶喊聲,響徹在導流輸水隧洞里。我們將時間定格在4月14日下午15時,隨著最后一聲炮響,在所有參建者的共同見證下,巧家全縣移民百姓期盼已久的“生命之渠”——巧家三水廠項目隧道工程最終實現全線貫通!
巧家縣城第三水廠供水工程引水隧洞改擴建工程位于云南省昭通市巧家縣,屬金沙江白鶴灘水電站移民搬遷安置供水工程。隨著白鶴灘水電站的建設不斷推進,需盡快建成巧家縣城第三水廠供水工程,解決巧家縣城經濟和城市建設發展帶來的供水困難。
“整個項目我們分為BK段、CK段兩個工作面雙向掘進施工,DK段隧道出口端不具備施工作業面及材料運輸條件,故采用隧道進口端單向掘進的方式進行,按照當時大干快上、三班倒、白加黑的進度,我們絕對有信心按公司及地方要求實現貫通目標。”隧道直管部書記兼項目經理馬勇回憶道。
“只要DK段這個‘硬骨頭’啃下來了,就意味著距離全線貫通的時間也不遠了。”這是三水廠所有建設者的心聲,也是支撐他們攻堅克難的精神力量。項目復雜的施工環境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在公司參建的眾多項目中也實屬罕見。隧道直管部自2019年上戰場,至全線貫通已經過去3載春秋。項目所在的巧家縣屬地震、地質災害多發的地區之一。項目開工以來,先后發生過大大小小數次的山體滑坡、頻繁地震等自然災害,給本身圍巖極差的隧洞施工帶來了嚴重的影響,同時也造成了交通不暢,帶來了建設物資供應短缺等問題,施工安全及環保風險極高。特殊的地理位置、交通環境,讓工程建設異常艱難,大暴雨、泥石流、大滑坡等自然地質災害頻繁擾動著工地。
DK段是整個隧道項目的標尾段,占本隧道工程長度的40%,隨著工程的逐步推進、建設的深入展開,項目先天、后天存在的一系列困難和問題逐步顯現:地質條件復雜、施工難度大、建設里程長、安全質量風險高……諸多難題接踵而至,前所未有的困難給了施工的年輕管理團隊“當頭一棒”。
遇到問題不可怕,可怕的是問題一個接一個。除了地質災害影響施工進度,另一個大難題就是水。“都知道隧道施工害怕碰到巖體軟弱,但最怕的還是水,項目是在原有的隧道基礎上再進行改擴建,施工同時不能停水,隧道底板保通管防護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施工這三年不知發生了多少次管道漏水的情況。”22年年初的大雪讓項目上的建設者們印象深刻,一向高溫的巧家也銀裝素裹,顧不上雪景的迷人,大家轉頭便又扎到到保通管防護中去,在漫天大雪中上演了一場“速度與激情”的大戲。
信心比黃金重要。為了隧洞能夠全線貫通,年輕的建設者們迎難而上,向隧道剩余的施工任務發起了沖鋒,面對嚴峻考驗,開路先鋒們不辱使命,把“隧道尖兵”的精神面貌充分展現出來,安全高效地完成了剩余任務,終于在22年4月14日下午,向公司和當地人民交上一份優質的答卷,三年磨一劍,隧洞實現全線貫通!
吃苦奉獻,扎根項目,年輕人貢獻大力量
1999年出生的朱翔,2021年大學工程管理專業畢業后到公司隧道直管項目部巧家三水廠項目工作,任項目施工員。
作為重點項目,三水廠工程自開工建設以來,節日不停工、春節提前回已成為項目趕工期搶節點的常態。2022年那個端午節讓朱翔記憶猶新。
端午大家還是沒回家,項目經理便自費組織了一場項目上的家宴,大家剛圍坐一起準備吃飯,就得知連續兩天的大雨導致棄渣場突然垮塌,隧洞內沒手機信號,大家連忙放下碗筷,道路中斷,便步行第一時間趕到施工點詢問洞內情況,排查是否出現安全隱患以及漏點。就這樣,大家在端午夜又回到了工作崗位,繼續攻堅。
朱翔和他的女朋友是在一個地方長大的,從小青梅竹馬,從相識到相愛,已有十二年。隨著年歲漸長,在雙方父母的再三催促下,領證結婚也逐漸提上了日程。但每當提及此事,朱翔總說工作忙,等項目完工,一切穩下來再說,工程人的不易說來總是心酸,特別工作后兩人也總是聚少離多。直管部領導得知此事后,硬給朱翔放了個“戀愛假”,這樣兩人才又終于在昆明短暫相聚。問及何時結婚,朱翔臉紅了“現在項目也在收尾階段,去年也攢了些錢,準備在今年就正式提上日程啦”。前不久,朱翔靠著自己的努力,喜提了人生第一臺新車,男孩同步在為了愛情和事業逐漸成長為男人。
巧家三水廠工程隧道全長11.2千米,水流極快便可從頭留到尾,但這條隧道卻見證了多個年輕人從象牙塔到項目部、由青澀到成熟的幾個人生重要時刻。這條隧道對于朱翔來說,也是一條承載了僅兩年光陰的時光隧道,記錄下了他無數喜悅、悲傷、感動、拼搏的瞬間,也許將來某天再回巧家的時候,往昔奮斗的時光會在不經意間濕潤他的眼角。
項目上這樣的年輕人還有很多。28歲的王榮作為項目的預算負責人,每天總是第一個到辦公室,勇挑重擔組織成立了經濟簽證辦理小組,保證了簽證資料的及時性、準確性,規避了后期審計風險。2022年新員工入職后,王榮也迎來了自己在項目的另一名預算員戰友--21歲的黃靈敏,作為項目上唯一一名女生,黃靈敏很刻苦,硬是抵過了酷暑的巧家和繁雜的材料歸集工作,在她自己的崗位上,綻放出青春光彩。
曾經意氣風發的象牙塔學子今朝已是獨當一面的青年職工,曾經久難相見的幼子今日也已步入校園,曾經記憶的故鄉今朝已變得些許陌生……近3載人生百味,他們早已將工程的順利完工,作為對親人最好的告慰。越艱苦的地方越鍛煉人,“師帶徒”“傳幫帶”落到了實處,師父傳道授業解惑,徒弟虛心請教學習,讓這群年輕人從剛入項目時的“椒鹽蛋白”,變成了掌握崗位技能的“成熟黑”,三水廠工程為公司培養了一大批技術管理人才,他們成為公司、隧道直管部的業務崗位的骨干與精英。“在三水廠項目戰斗過,去哪里都不怕了。”恰是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3年苦旅,終破繭成蝶。
調整狀態,積蓄力量,再戰新征程
當今年3月再次前往巧家時,項目已進入了后期資料整理匯編階段,為便于工作開展,項目部也從大山深處搬到了巧家縣城。一套150平的四居室,八個仍堅守崗位的年輕人,他們在并不開闊的空間里調整狀態,積蓄力量,為項目的大結局做著最后的沖刺。
“現在沒了施工時的大干快上,像小黃他們倆年輕人就比較可惜沒能在項目上磨礪一番,但可不敢小看了后期工作,這也是另外的戰場,我們都是戰士”。王榮介紹著項目當下的情況,“生活條件比之前在山上好很多,后期材料在下邊也總歸打印裝訂都要更方便。現在項目部既是辦公室也是家,臥室-飯廳-辦公室三點一線,大家都在努力。”
從之前的晨起于項目電話,到現在的晚睡在紙堆之間。“11+6”,成為了這群年輕人現在的工作狀態。少了項目熱火朝天時的激情碰撞,多了項目部辦公室的鍵盤敲擊協奏曲,他們在此刻沒有驕人的事跡,有的只是恪盡職守、竭誠奉獻以及持之以恒的努力。
事無大小,用心必有所成。每天重復著編排資料、打印、簽字、審核、蓋章、歸檔、入庫等工作流程,現在,辦公室的柜子也早已裝不下。近一年的資料匯集工作讓這群從施工員轉行做材料員的年輕人們感觸頗深:資料的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簡到繁,代表著項目逐漸圓滿,這個過程他們樂在其中,這一卷卷歸集完成的資料,就是他們又一份最好的“作品”。
“剛做資料的時候,確實覺得文件資料的收集整理很單一、很枯燥,不怕項目施工時候困難挑戰多,就怕現在理資料。但是隨著時間越久,接觸越深,發現資料是有靈魂的。”朱翔說,每一份有保存和利用價值的資料,都是一個個鮮活的影子,他們代表著每個重要事件的產生、經過及結果,還能在腦子里再回放一遍過去在項目戰斗時的點滴歲月。
寫在最后:山如屏障阜如鐘,兒郎巧技奪天工。谷壑幽幽開絕壁,楊家灣下建奇功。三水廠項目的年輕參建者們,向光而生,亮劍滇東北,本著“干一個工程、樹一座豐碑”的理念,立下愚公移山志,學習精衛填海心,用擔當、奮進、實干的精神品質,實現了三水廠項目的全線貫通。如今,他們初心不改,以隧道貫通為新的起點,接續奮斗,奮勇向前,即將奔赴新的戰場,繼續在云嶺大地上演繹著別樣精彩的青春贊歌。